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山东 > 山东首页

高温对赛事运行的影响及控制对策

【字体:   2012-05-28 15:41:20   来源: 烟台市气象局  

高温天气是山东夏季较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高温灾害指的是因高温达到某一程度时,给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和危害的现象。尤其是城市用电、用水需求量的急剧增加,造成水电供应紧张、故障频发;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甚至危及生命,同样也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和危害,易引发火灾。另外,交通、建筑施工、旅游等行业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等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热岛效应”使高温灾害产生的影响和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显著。

气象部门把高温天气定义为日最高气温高于35℃(含35℃)的天气。参照中国气象局新颁布的第16号令《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和传播办法》,把高温灾害分为四级:一般、较严重、严重(橙色预警)和特别严重(红色预警)。当日最高气温Tmax≥35℃时,为一般高温;连续3天日最高气温Tmax≥35℃时,为较严重高温;日Tmax≥37℃时,为严重高温;当日最高气温Tmax≥40℃,为特别严重高温。

(一)灾害特征

根据1971~2010年的高温资料分析来看,6月16至23日,海阳市未出现过日Tmax≥35℃的高温天气;但这一时期季节上已进入初夏,气温明显升高,极端最高气温大部分都在32℃以上,中午感觉比较炎热,紫外线强烈。

高温对赛事运行的影响及控制对策
海阳市6月16-23日极端最高气温分布

(二)影响和危害

1、高温灾害的影响分析

高温灾害是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和(危害)程度大的气象灾害之一。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危害,以及造成的生产中断、生活工作失常而造成的财富损失,主要包括供水、供电超负荷量;工矿停产、商业停业、交通、通讯中断。城市由于“热岛效应”的增温作用使得城区的气温平均通常比郊区高。城区比郊区更加闷热难忍。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高温和闷热天气不仅会使与热有关的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而且还会影响人的思维活动和生理机能,容易使人疲劳、烦躁和发怒,各种事故相对增多,影响人的活动能力、工作能力。连日高温闷热会使中暑人数明显增多。

B.由于高温,许多工厂不得不减产。很多类型的工作节奏放慢,效率降低。企业、机关、科研部门、学校也都受其影响。这种损失难以用金钱来计算。

C.某些易燃的化学物品当气温高于30℃时,如保存不当就易自燃,引发城市火灾。

D.高温和闷热天气会使城市用水量和用电量急剧增加,使本来就缺水的城市用水倍加紧张。

E.高温高湿的闷热天气对粮食贮藏、食品、物资的贮运也带来危害;加重许多商品、药品霉变的损失。2、高温灾害的后果分析

高温灾害易损性就是指承灾体遭受不同强度高温可能产生的危害、影响和损失程度,如,对人体健康、供电(电力设备事故、拉闸限电、停工停产)、供水、火灾、交通安全等的危害、影响和损失程度。

高温对赛事运行的影响及控制对策
高温灾害分级及定义

一般高温,用电、用水量增加,室外工作受影响。

较严重高温,用电、用水量增加,室外工作受影响。对敏感部门有一定的影响和危害;严重高温,气象部门发布橙色预警信号。对老、弱、病、幼人群健康有影响;室外作业人员受到危害;用电量增幅明显,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导致有些居民区供电故障引发的火灾,用水量快速增加。

特别严重高温,气象部门发布红色预警信号。老、弱、病、幼人群身体受到影响,中暑患者明显增多;停止户外露天作业(除特殊行业外);用电量猛增或创历史记录;因用电超负荷导致大量居民区供电故障,易发火灾;用水量明显加大,水资源匮乏;公路上汽车抛锚。极端严重高温,小孩、老人健康受到危害,中暑患者大量出现;用电负荷严重超负荷,拉闸限电、工厂停工,因用电超负荷导致大量居民区供电故障,易发火灾;用水量大,水资源匮乏;公路上汽车抛锚。

(三)处置措施与建议

高温属于极高风险灾害。高温灾害主要影响城市供水、供电系统,持续高温天气时因超负荷用电,使停电事故增加,严重时一些老化的电器设备易引起火灾。对市民生活、人体健康、室外作业人员等均有很大影响。高温、闷热天气不仅会直接对运动员比赛出好成绩可能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对运动员和观众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1、预防措施

在比赛场馆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利用自然房屋通风,注意增加防暑降温设施;尽可能利用城市下垫面的反射率,如建筑物外表用浅色装饰材料,可有效增加反射率,以降低太阳紫外线辐射。全面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要着重考虑绿地的合理分布和物配置,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垂直绿化来增加绿化总量,以降低或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将气象条件作为重要因子纳入城市规划中。如根据气候论证等相关分析,确定道路网的方位和宽度、建筑物朝向和间距以及建筑物的形体,并考虑地面常年主导风向,力求增大城内气流通量;

2、应急措施

城市供水、供电系统要制定应对高温天气可能带来影响的应处置预案。对高温发生地区实施公共区域地面喷、洒水以降低温度。实行交通临时管制、减少机动车辆出行,减少交通拥堵,也规避高温灾害带来的风险的有效措施。及时提醒公众(尤其是老、弱、病、幼人群)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长时间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作业,并加强防暑降温保健知识的宣传。建议参赛运动员做好高温适应性训练。

编辑: 刘文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山东省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